2022年度县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材料
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县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材料,供大家参考。

2022年度县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材料

  精神文明建设是城建的重要内容,也是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,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县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材料,供大家学习和参阅。

  县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材料

  党的xx大以来,不断提升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,着力打造美丽中国“样板”。

  立足科学谋划,描绘美好新蓝图。一是发挥高位推动的导向作用。委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、亲自推动,文明委全会每年都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要议题,每年召开一次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或现场会;同时,建立全移风易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。二是发挥顶层设计的引领作用。制定出台《“整洁美丽,和谐宜居”新农村建设行动规划(20xx—20xx年)》,推动每个行政村达到“十个一”目标,即一名义务宣传员、一个道德评议会、一支志愿服务队、一批文明示范户、一部村规民约、一组家风家训、一支农民文艺演出队、一个文体活动小广场或舞台、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、一个身边好人榜。三是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。选择13个市县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试点,推出一批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。四是发挥帮建活动的带动作用。先后组织4487个级文明单位集中人力物力财力,“一对一”帮建4487个自然村,共投入资金20多亿元,援建文化活动中心、少年宫、村史馆等项目3000多个。

  推进综合整治,建设美丽新环境。一是实现从建成到建好的转变。坚持规划先行,细化村内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等功能定位和服务设施的合理布点。二是实现从管住到管好的转变。坚持集中攻坚整治与长效综合管理相结合,建立村庄长效管护机制,全面推进乱搭乱建整治、农村河道综合治理、“空心村”改造,重点抓好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,基本消除农村垃圾乱扔、污水乱排、秸秆乱烧等现象。三是实现从干起来到干得好的转变。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,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,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、自觉维护村容村貌。

  突出价值引领,塑造美德新风尚。一是推进“好人文化”建设。设立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帮扶资金、关爱基金,深入开展“我推荐、我评议身边好人”活动。二是推进诚信建设。在全农村广泛开展“星级文明信用户”创评活动,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细化量化为“星”。三是推进家风建设。组织开展“继承革命传统,弘扬红色家风”“兴家风、淳民风、正社风”等主题活动。四是推进村史馆建设。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重点建设了80个村史馆。五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。注重以道德评议推动移风易俗、促进乡风文明,全55%的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等议事组织,赣州、抚州等地基本实现全覆盖。

  共享文化成果,创造美满新生活。一是注重标准化、均等化。加快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,达到“五个一”标准(设有1间多功能文化活动室、1个文体广场、1套全民健身活动器材、1套简易音响设备、1套应急广播系统)。二是注重分众化、精准化。针对不同文化需求特点,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、贴近生活的文艺节目。同时,加大文化扶贫力度,在贫困地区建设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等文化基础设施。三是注重特色化、地方化。发展壮大农村本土文化,指导农民开展各种形式的自办文化,培养大批文化示范户、民间职业剧团、农村业余剧团等,进一步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。

  县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材料范文

  是农业大,委、政府从20xx年起,启动实施乡村文明行动。针对农村环境脏乱差、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,深入推进村容村貌、村风民俗、乡村道德、生活方式、平安村庄、文化惠民“六大建设”,咬定目标不放松,一年接着一年干,农村面貌焕然一新。

  着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,让农民群众拥有美的人居环境。委、政府出台《关于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意见》,提出用两年时间打一场全农村环境治理攻坚战,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逐步转向“市场化运作、减量化处理、资源化利用、数字化管理、法治化保障”。20xx年我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镇村全覆盖,20xx年首批通过了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。从20xx年开始又大力推进农村“厕所革命”,目前已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000多万户,占总户数的67%。铁路、公路、河流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,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广泛开展,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了突破性改善。

  扎实推动农村移风易俗,让农民群众沐浴美的乡风民风。20xx年底全所有村居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,成立红白理事会8.6万余个,实现村居全覆盖。在继续遏制大操大办基础上,在设计新仪式、新内涵上下功夫,培训红白理事会骨干成员3万多人;在继续抓好抵制婚礼陈规陋习基础上,着力解决婚事高额彩礼问题;在继续治理殡葬市场乱象基础上,以公墓建设为重点,着力完善殡葬基本公共服务。深入推进“四德工程”,建成善行义举四德榜9.1万多个,实现行政村全覆盖。实施乡村儒学行动,建成乡村儒学讲堂9200多个。实施“百镇千村”示范工程,建设文化特色示范镇100个、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1万多个,其中级文明家园2100多个。

 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让农民群众享受美的文化生活。连续6年实施“文化惠民、服务群众”办实事活动,每年帮助基层解决一批实际困难。深入实施“乡村记忆”工程、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。为全7000个贫困村配全文化设施、提供文化服务,让基层群众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。

  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这样一个局面,从具体做法上,有以下几点:

 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。委政府分别于20xx年4月、20xx年10月出台《关于在全农村实施“乡村文明行动”的意见》和《关于进一步深化“乡村文明行动”的实施意见》,先后制定了两个五年工作规划,使乡村文明行动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综合抓手。

  二是坚持全面覆盖。在环境整治过程中,提出“富则富干、穷则穷干、不能不干、干就干好”,县为主体,不搞“盆景”,整体推进。20xx年起每年进行两次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和群众满意度电话抽样调查、第三方实地暗访,调查结果公开发布并列入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,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约谈培训,有力调动了工作积极性,各地比着学、较劲干。

  三是坚持价值引领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乡村文明行动全过程,在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,举办摄影、微电影大赛,拍摄《乡村文明你我他》等系列影片,主要新闻媒体长期跟踪报道,引导和监督并重,培育“文明、和睦、互助”乡村文化精神。

  四是坚持聚焦汇力。在文明委主导下,文明办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,城乡环卫一体化、移风易俗、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等重点项目,由文明办和业务主管部门双牵头,成员单位在一个主题下,政策、资金、项目集中投放,同向同力,各计其功,形成了“统起来抓、分开来做”的有效工作机制。

  县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材料范例

  党的xx大以来,xx市委、市政府以建设国际旅游胜地为总揽,坚持城乡协调推进、生态文化相融,推动旅游胜地建设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,实现农村风清气正,农民安居乐业,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,“城乡一体,生态美丽,文化多元,富裕和谐”的展现出独特魅力。

  以生态建设为先导,打造美丽新家园。我们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市战略,保持了水常绿、山常青、天常蓝、地常净,环境面貌的改善有效提升了乡村文明程度。深入实施示范乡镇“书记工程”。20xx年以来,实行市县乡镇党委书记主抓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,推进集镇基础设施、人居环境、学校医院、集贸市场建设提升,乡镇面貌发生深刻变化,吸引了大量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。4年来,分三批建设示范乡镇44个。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。着眼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,先后开展清洁乡村、生态乡村、宜居乡村建设,探索出一条“‘三生’(生产、生活、生态)共进、绿色发展,以人为本、农民主体”的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子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。把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、联动推进,纳入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总体布局,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智力支持倾斜。

  以文化建设为引领,展现乡村新魅力。我们致力于“寻找文化的力量,挖掘文化的价值”,带动乡村文明进步。挖掘传承历史文化。系统挖掘整理历史文化的“散珠碎玉”,先后保护修缮灵渠、桂海碑林、靖江王府、红军长征遗址等一批重点文物,重建逍遥楼、美国飞虎队遗址公园等一批文化新地标。全市已有85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。完善农村文化阵地。持续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、村级文化服务中心、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建设。丰富民俗文化活动。大力开展“我们的节日”主题活动,打造“县县有节庆,村村有民俗”文化发展新格局。

  以道德建设为基础,培育农村新风尚。我们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农村农户农民,树立了良好乡风民风家风。大力倡导移风易俗。坚持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,通过评选“身边好人”“感动人物”,修订完善村规民约,完善村(居)民议事会、道德评议会、禁毒禁赌会、红白理事会,引导农民摒弃陋习,营造崇尚道德、崇尚文明的良好氛围。积极培育文明家风。持续开展“星级文明户”“最美家庭”“最美老人”等评选活动,大力推进孝德文化物语教育。充分发挥乡贤作用。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,将政治素质好、群众威信高、热心公益事业的退休干部、骨干党员、教师、致富能手等新乡贤,引入村(社区)“两委”班子和党群理事会。

推荐访问:精神文明建设 经验交流 材料 县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县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材料